關稅陰霾、7月製造業PMI連兩月緊縮 中經院示警:下半年透明度很差
2025/08/04 | By 經濟日報中華經濟研究院今天發布7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於業者持續觀望等待對等關稅、半導體關稅以及進口汽車關稅最終結果,7月經季節調整後之台灣製造業PMI連續2個月緊縮,指數從49.6%續跌1.6個百分點至48.0%,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也續跌1.5個百分點至38.3%,連續第4個月緊縮。中經院示警,半導體供應鏈部分,6月晶圓、封測相關供應鏈已回報訂單生產有趨緩持平跡象,7月整體半導體供應鏈之未來展望也轉為緊縮,從存貨顯示,下半年透明度非常不好。
中經院指出,觀望對等關稅、半導體關稅以及進口汽車關稅最終結果,製造業季調後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雙雙呈現緊縮加快走勢,二指數分別續跌1.7個與1.9個百分點至45.4%與45.1%。其中,新增訂單指數已來到2023年6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
中經院觀察,已有少量客戶移轉訂單至已經確認關稅的東南亞國家,再加上關稅與匯率不確定性,供應鏈為降低存貨風險多採取降低安全庫存策略,導致整體供應鏈表現遲滯,致使製造業存貨指數中斷連續5個月擴張轉為緊縮。
從產業別來看,之前表現相對強勢的電子暨光學產業與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7月新增訂單皆轉為緊縮。其中電子暨光學產業之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同步中斷5個月擴張轉為緊縮,二指數分別驟跌12.3與13.2個百分點至43.5%與44.5%。其中,生產指數已滑落至2024年3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
半導體供應鏈部分,6月晶圓、封測相關供應鏈已回報訂單生產有趨緩持平跡象,7月整體半導體供應鏈之未來展望已轉為緊縮。等待半導體關稅最終稅率公布以及面對匯率波動,電子暨光學產業與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之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皆已連續第4個月緊縮,電子暨光學產業之未來展望指數更回跌3.8個百分點至40.0%,呈現緊縮加快走勢。
六大產業全數回報未來六個月展望呈現緊縮,各產業依緊縮速度排序為基礎原物料產業(30.2%)、交通工具產業(36.1%)、食品暨紡織產業(37.0%)、電子暨光學產業(40.0%)、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42.7%)與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43.4%)。
7月未季調台灣非製造業(NMI)已連續5個月擴張,指數回跌1.5個百分點至52.8%。關稅未定與金融市場之不確定性,以及部分內需產業保守看待下半年終端消費力道,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為40.6%,連續第5個月緊縮,為非製造業自2023年6月以來未來展望指數最長緊縮連續月份。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指出,非製造業從54.3%掉到52.8%有些下降,雖然內需沒有收縮,但成長動能比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