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推動電動車普及馬力不足 距離2040年100%目標差距大

2025/08/19 | By 經濟日報

交通部配合2050淨零排放目標,持續推動運具電動化普及,朝2040年新售小客車與機車全面電動化目標邁進;不過審計部的報告指出,電動車普及進展有限,截至2024年底,市售電動小客車占比仍未突破兩成,國產車款明顯不足,恐影響長期電動化推動成效。

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底,國內電動小客車普及率僅1.33%,市售比9.32%,雖接近2025年的1.4%與10%目標,但滲透率低。2024年市面共有773款小客車,僅117款為電動車,占比約15.14%;其中具整車自主生產能力的國產車廠僅推出五款電動車,顯示市場仍以進口與燃油車為主。審計部直言,國產車款選擇性不足,難以吸引消費者大規模換購。

除了小客車,機車市場也出現相似問題。電動機車新增掛牌數自2020年起逐年下降,2024年僅7萬8,921輛,與2019年的16萬8,537輛相比,銳減超過五成。交通部調查也發現,僅27.8%機車族有意換購電動機車,主因成本偏高。電動機車年均使用費用達9,897元,高於輕型燃油機車的5,271元及普通重型燃油機車的8,591元,價格落差成為推動瓶頸。

對此,交通部回應,2025年截至6月底,國內電動小客車新增12,727輛,新增的市售比已提升至7.3%,普及率達1.5%;電動機車新增20,627輛,市售比6.2%,普及率5.4%。其中電動小客車仍以進口為主,但在經濟部政策推動下,已有兩家車廠投入國產電動車在地生產,目前市面已出現兩款國產純電小客車。未來將持續輔導業者推出平價車款,增加市場供給與選擇。

電動機車部分,交通部指出,已會同經濟部與環境部推動多項措施,包括新購補助、汰舊換新獎勵,以及提供燃料費、貨物稅、使用牌照稅等稅費減免,以減輕消費者負擔。另透過企業與公部門收購汰舊車輛,也希望能加速市場換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