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推升資料儲存需求 大容量 SSD 爆紅 帶旺台廠
2025/09/16 | By 經濟日報研調機構TrendForce昨(15)日的最新報告指出,AI創造的龐大數據量正衝擊全球資料中心儲存設施,資料儲存基礎設備Nearline HDD(近線硬碟)出現供應短缺,促使高效能、高成本的SSD成為焦點,特別是大容量的QLC SSD出貨可能於2026年爆發性增長,外界看好,台廠群聯、威剛、創見、宇瞻等同步受惠。
TrendForce表示,在傳統資料中心儲存分層架構中,HDD憑藉每單位儲存容量(GB)的極低成本優勢,穩居「冷資料(Cold Data)」主流儲存方案。冷資料包含備份檔案、歷史紀錄等不常被存取,但需要長期歸檔保存的數據,隨著inference AI應用擴張,冷資料儲存需求也急速攀升。
SSD則以其高速的讀寫性能,主要負責需頻繁存取的「熱資料(Hot Data)」和「溫資料(Warm Data)」。若比較QLC SSD和Nearline HDD,前者不僅效能較佳,更可節省約30%的耗電量。
TrendForce進一步分析,由於全球主要HDD製造商近年未規劃擴大產線,無法及時因應AI刺激的突發性、鉅量儲存需求,目前NL HDD交期已從原本的數周,急遽延長為52周以上,加速擴大CSP的儲存缺口。
TrendForce強調,對SSD供應商而言,儘管這波轉單需求是改善獲利結構的絕佳機會,但因高容量產品的產能有限,供應商不願意大幅降價,因此,預期買賣雙方將有一場價格博弈,帶動2025年第4季整體enterprise SSD合約價季增5-10%。
其中,全球領先的SSD控制晶片供應商群聯已與鎧俠、美光合作推動企業級QLC SSD,並持續開發PCIe 5.0控制器,提高QLC SSD讀寫效能。
威剛積極擴展QLC SSD相關產品線,涵蓋消費級與企業級市場,瞄準AI伺服器與資料中心應用,產品包括SU630,是威剛首款採用新一代快閃記憶體「3D QLC」的2.5吋固態硬碟,不僅容量高達1.92TB、連續讀寫速度達每秒520/450MB,功耗、噪音也都低於傳統硬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