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進口車關稅遲未定案 車市全年40萬輛目標難保

2025/10/20 | By 經濟日報

車市乍暖還寒,全年40萬輛目標恐難保。進口車關稅遲未定案,業者指出,進口車仍陷在關稅未定的泥淖,原本有消息傳出,汽車關稅會在雙十連假後會有答案,如今仍只聞樓梯響,第4季銷售(掛牌)量恐再緊縮。

和泰車預期,10月將有3.7萬輛的規模,會比去年的33,231輛成長。不過,10月上半月的登錄輛數仍僅8,895輛,大幅落後進度75%以上,要如何達標,業者也頭痛。業者指出,如果美關稅遲未定案,全年40萬輛目標恐難保。

業界指出,有關進口汽車關稅的議題,先前主管機關釋出將以美國車為主,僅美國車調降為零關稅,並且有消息傳出,相關政策在雙十連假後將可望定案,但目前看起來是夢一場。

美國車在台灣的市場占比不大,除了特斯拉外影響雖然有限,業內人士說,特斯拉是電動車的主流品牌,加上汽車預算有排他性,如果汽車關稅遲不定案,有預算想買車的人必定「先等等看再說」,因為政府政策怎麼走,如今並無標準答案。換言之,關稅未定則進口車的買氣很難解凍,第4季掛牌量恐怕緊縮,全年掛牌數勢必進一步縮減。

台灣汽車因為貨物稅與關稅雙稅衝擊,第2季以來陷入近半年的低谷,近期在政府對新購2,000cc以下汽車減徵5萬元貨物稅的政策帶動之下,車市買氣確實短暫回暖,不過仍是曇花一現,如今又回到過去冷清的市況。

業界原先預期,今年第4季整體銷售表現,可望優於去年同期的11.2萬輛,加計前九月的29.6萬輛,雖仍較去年衰退,但要站上40萬輛應無問題。不過,10月上半月的掛牌數僅達8,895輛,距離3.7萬輛仍有75%以上的距離,若沒有關稅政策的奧援,要達標恐怕是不可能的任務。

如果汽車關稅遲未定案,消費者仍不願交車(掛牌),今年第4季的交車輛數恐怕仍難達到業者預期的目標,今年全年的40萬輛保衛戰,也勢必將面臨敗戰的局面。

車廠指出,上半月的掛牌數8,895輛除了關稅議題影響之外,10月的假期多也是影響因素,由於實際工作日少也影響車輛掛牌。否則新購汽車貨物稅減徵5萬元與汰舊換新5萬元的補助,對國產車的銷售助益不小,應該不至太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