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濟研究院昨(10)日發布1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經季節調整續跌3.3至40.4,連續七個月緊縮;1月未季調的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雖下跌3.2至50.1,但連續三個月擴張。中經院院長葉俊顯表示,長假影響內外不一,內需樂觀,外需緊縮趨緩。不過,雖然超長年假影響生產,但景氣「烏雲漸散,靜待陽光」。 PMI五項組成指標中,新增訂單部分與生產指數仍較2022年12月緊縮,二指數分別回跌5.4與10.6至34.4與32.1。葉俊顯指出,由於長假工作天數減少,廠商持續調庫存,廠商沒有明顯感覺到拉貨,且部分廠商看淡景氣,因而自主歲修、減產。 不過,葉俊顯也提到,製造業廠商對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雖持續緊縮,但緊縮速度大幅趨緩,已有觸底反彈跡象。且隨著大陸解封,復工率優於預期,廠商也期待大陸3、4月是否端出相關經濟振興政策,加上歐美通膨和升息力道趨緩,上游終端需求...
為強化跨域合作,提升臺灣科研新創能量,在教育部、國科會支持下,長庚大學、明志科技大學及臺灣大學系統科研產業化平台,共同攜手臺灣大學、元智大學、中央大學、臺灣科技大學、長庚科技大學、中原大學、長庚醫院及臺大醫院等單位,於去(2022)年11月16日舉辦「智慧科技與創新材料技術發表暨商機媒合會」。活動當天,邀請國科會產學及園區業務處副處長涂君怡蒞臨指導,並參觀各校研究成果,各領域專家也發表研究成果,另外,活動中同步安排媒合,對接產學兩端能量。 長庚大學技術合作處技合長陳敬勳在致詞時表示,該校早年執行教育部頂尖大學計畫時,同步串聯桃園各大院校舉辦技術媒合會。2020年進一步參與臺大科研平台,擴大跨域合作規模。此次串聯台北、桃園兩市多家大學院所所舉辦的「智慧科技與創新材料技術發表暨商機媒合會」,除了展現臺灣在各領域的傑出研究成果外,從媒合過程中也能看見跨域合作所體現的力量,與臺灣產學兩界對...
由外貿協會與機械公會共同主辦的「2023年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將在3月6日至11日盛大登場,展出地點橫跨南港展覽1、2館及世貿1館,逾千家廠商參展近6,200個攤位的盛大規模,讓TIMTOS穩居全球工具機指標展地位。 這屆TIMTOS緊扣全球製造業最關切的環保及減碳議題,以「ESG action!永續系列」及「ESG in TIMTOS以製造洞見未來系列」的ESG雙核心活動展開,號召國內外大廠及知名產研與顧問單位共同獻策,火力全開幫助工具機產業迎戰「碳有價時代」。 在淨零碳排浪潮下,工具機業者及供應鏈強化碳韌性刻不容緩,TIMTOS特別祭出「ESG action!永續系列」活動,包括在世貿1館推出「企業碳健檢Dr. Net Zero」諮詢服務,匯集工業技術研究院、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台灣綠電應用學會、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智森永續設計顧問,聯合提供與會業者一對一...
2050淨零排放已是製造業必須面對的挑戰,根據國發會資料顯示,我國2019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287.06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MtCO2e),其中製造部門排放量最多,為147.46 MtCO2e,約占排放總量51.4%。 製造業無論大型企業或中小企業,都須仰賴智慧製造應用方案,分別從能源供應、能源使用效率角度,逐步實現淨零排放目標。 國發會在2022年3月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作為後續政府與各界推動淨零排放的重要依據。 針對製造部門淨零轉型推動策略,產業部門將以「先減少排放,再淨零排放」為推動策略,具體作法包括透過製程改善,減少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在短期內,以設備汰舊更新及導入智慧節能管理為主,長期則朝氫氣技術開發應用及含氟氣體削減等創新技術發展。 能源轉換部分,短期以擴大使用天然氣及生質燃料為主,長期則朝百分百使用綠電及無碳能源應用;循環經濟部...
美商鄧白氏今(9)日發布2023年第1季台灣企業樂觀指數(BOI)調查報告,整體企業樂觀指數為61.3,較上一季下降24.7%、年減51.1%,創下2021年第1季以來九個季度新低,尤其是半導體產業、機械設備相關產業,樂觀指數皆創下新低。 美商鄧白氏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孫偉真指出,經濟部統計處網站公布的2022年12月工業生產指數129.62,與2021年同月相比年減7.93%,且自2022年9月開始已經連續四個月負成長。 台灣企業樂觀指數 台灣企業樂觀指數報告也發現,機械設備相關產業受訪者預估2023年第1季的銷售量、新增訂單量、淨利潤、銷售價格、備貨水準、員工人數等六個參數的樂觀指數均為九個季度以來新低。 半導體產業受訪者預估,2023年第1季,除了新增訂單量之外,其餘五項參數的樂觀指數均為九個季度以來最低,顯示作為出口主力的製造業者受外需市場緊縮影甚深,未來台灣...
機械公會開春媒體會上,理事長魏燦文表示,去年機械產業維持成長,到2022年九月,受到國際環境影響,開始呈現衰退,但台灣機械業體質好,加上業者努力,今年3月將可望持平,6月後預估能回到復甦的水平。 受全球景氣不佳需求放緩,2023 年機械出口值22.6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4.9%,在工具機部分,1月工具機出口2.3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7%,是1月份台灣機械出口前10大品項中唯一正成長的項目。 對美國、中國大陸出口部分,1月份雙雙維持下滑,1月份兩岸受春節長假影響,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大幅減少,但目前大陸疫情趨緩並逐步解除相關管制措施,預期經濟景氣將逐步增溫,後續大陸之經濟復甦情形與地緣政治下對台灣機械出口影響,仍待後續觀察。 配合政府擴大對俄羅斯與白俄羅斯之出口管制措施,工具機1月出口俄羅斯同比下滑20.8%,預期後續出口將再逐漸下滑。 展望2023年,...
自動化大廠-德商Beckhoff是EtherCAT高速乙太網技術的發明者,也是PC-based控制技術的先驅,將於3月7日舉辦「EtherCAT高速自動化研討會」。 隨著新興的現場總線技術不斷出現,自動化系統用戶面臨眾多選擇,EtherCAT技術也成為全球自動化領域的熱門話題之一,倍福將邀請德國EtherCAT技術集團 (ETG)的專家來台,介紹EtherCAT技術如何幫助用戶贏得優勢、掌握商機。研討會議程將涵蓋Beckhoff PC-based控制技術搭配EtherCAT 技術,及如何在工業4.0趨勢下,助力企業實現數位轉型,以及分享產業案例,並展示實際應用成效。 高速、開放EtherCAT打造高效能通訊解決方案 EtherCAT是自動化領域成熟的全球通訊標準,其開放性符合工業4.0需求,用戶不需使用額外的設備,只要一根網路線,即可快速連接所有設備,進行靈活通訊,大幅...
外貿協會、台灣食品暨製藥機械工業同業公會(TFPMA)合辦的2023年台北國際食品加工機械展及臺灣國際生技製藥設備展兩檔專業展,將於6月14日一連四天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展出。 主辦單位表示,疫情後期,全球景氣復甦蓄勢待發,食品機械、生技製藥設備產業亟待振興,此兩檔專業展報名踴躍,目前已近滿額,預定於3月中旬選位,主辦單位歡迎尚未報名的業者盡速洽詢報名。 主辦單位指出,全球疫後振興全面啟動,據悉日本於5月8日將武漢肺炎降為流感,美國於5月11日也將結束緊急狀態,國際皆可望於今年5月全面解封,我國也可望同步。整體經濟朝正向發展,國際買主將紛紛熱絡參觀國際性專業展覽會,加上外貿協會駐外單位暨公會及參展商全面動員分別邀請海外買主,預期本次展會的將吸引大量專業參觀買主。 該專業展覽會以展出食品加工機械設備及生技製藥加工製造設備及其零組件為主,同檔期同步展出的還有聞名國際的台北國...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人類在製造、物流和服務活動上的結構脆弱性,工人染疫使工廠停擺,直接導致供應鏈中斷,港口貨物大塞車,需要與人接觸的服務受到很嚴重的影響,全面的供需失衡讓人類在過去兩年及未來付出很大的代價。正因如此,無人化或自動化已是許多企業需要加速導入的方向。 而這些都指向機器人這個產業將必然蓬勃。根據國際研調機構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預測,全球機器人市場從2020年的146.1億美元,到2028年將成長到311.3億美元。然而這產生許多新的需求,反過來就對機器人技術的產品化有很嚴格的檢視,為解決實際問題,已不容許如機器人科學家的研究有太多的想像空間。 綜合來說,有幾個面向值得注意,首先是機器人與環境同時設計以達最大效率。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倉儲物流機器人系統,貨物流動架構與機器人行為的同時考量與設計,打破傳統輸送帶流水線的形式。然而,這也意味著在實...
製造場域中包含各類可能引發人員安全風險的作業環境與機台設備,因此如何保障人員安全,一向是政府管理部門、企業、勞工都相當關注的議題。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afety Council)統計,在2019年,美國各產業因為勞工傷害導致的總成本高達1,710億美元。美國勞工部統計顯示,2020年美國私部門非致命性人員傷害與疾病數達到265.4萬人次;其中製造業達37.3萬人次,占總體人次14.06%。 製造場域人員傷害,不僅會影響勞工身心健康與家庭,同時也會因為人員損害賠償、因工傷引發之產能減少,導致企業額外的營運成本及損失。因此無論是對企業或員工,維護製造場域人員安全,避免工傷事件發生,都是需要持續努力達成的目標。 在國內,依據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發布的勞動檢查統計年報統計資料,2020年製造業通報人員失能傷害次數共計5,147人次。依據勞動部統計,在各類人員傷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