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營業額 連三月負成長 汽機車下滑逾17%最慘
2025/07/24 | By 經濟日報美國對等關稅對消費信心衝擊愈趨明顯,經濟部昨(23)日發布6月零售業營業額3,900億元,雖為歷年同月次高,但年減2.9%,為連三月負成長;上半年營業額為2兆3,655億元,亦為歷年同期次高,年減0.4%。
關稅前景尚未明朗,經濟景氣不確定性尚存,民眾消費意願偏趨保守。部分進口車交車遞延,加上假日天數少於上年同月,車市觀望下,汽機車零售業年減幅達17.3%,是各業別最多;布疋及服飾品零售業年減6.3%,百貨公司也年減3.6%。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偉傑表示,關稅不確定使消費信心趨向保守,高單價餐廳消費減少,民眾改走低單價路線;另外,民眾對消費性資本財,包括家電、裝潢、汽車等購買,考慮較多或延後消費。至於精品消費,又因國人出國旅遊而減少。
黃偉傑表示,待關稅不確定因素消除,消費信心才有可能回升。因上半年零售業僅微幅下跌,甚至接近平盤,只要下半年經濟情勢明朗,再多點消費,今年零售業營業額仍有機會正成長。
外界關切汽車銷售情況,黃偉傑分析,還是要看消費信心,就汽車製造動向指數來看,7月比6月高,夏季銷售活動仍有一些成果,因去年基期相對高,再加上消費信心不足,因此呈年減。
除零售業外,6月餐飲業營業額853億元,為歷年同月次高,但意外轉為負成長,年減2%。黃偉傑表示,主因端午連假落點和去年不同、假日天數減少,加上高基期,餐館業營業額年減3.6%;飲料店、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則受惠夏季新品與聯名促銷吸客,以及航空旅運市場穩定增長,航餐需求續呈活絡,分別年增2.6%及8.4%。上半年合計營業額5,314億元,年增3%。
6月批發業營業額1兆902億元,年增3%,主因AI及雲端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熱絡。上半年營業額6兆8,012億元,年增9%。
展望未來,經濟部表示,批發業雖受惠AI,但今年中元節時間較晚,下游零售通路鋪貨時程遞延,恐抑制成長力道;零售業因進入暑假旅遊消費旺季,可望挹注動能,但景氣不確定性尚存,營業額恐續呈年減;餐飲業因暑期出遊外食商機及消暑冰飲品需求擴增,加以基期偏低,預期營業額年增率可望轉呈正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