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CENS
推薦
立即註冊
試想此刻從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發,取道蘇伊士運河,走紅海經過曼德海峽,一路航向台灣,這趟海運大約1萬海浬(約1萬8,500公里),需要25天半,不過,自從2023年12月中旬,葉門胡塞武裝組織在此攻擊紅海商船,很多貨運船現在必須繞道好望角,航程因此多出3,500海浬,天數變成34天,足以說明,紅海危機正對全球貿易發生影響。 究竟這是一場很快就能停歇的「紅海小漣漪」,抑或是,小漣漪正捲起層層巨浪,持續撞裂全球在疫後好不容易回復的正常...
經濟部昨(25)日發布11月工業生產指數為92.19,年減2.48%;製造業生產指數92.38,年減2.18%,雙雙呈現連續第18個月負成長走勢。經濟部預估,受到終端需求疲弱影響,2023年全年製造業生產將年減逾12%。惟2024年需求逐漸回升,加上低基期效應,製造業生產將會轉為正成長,有望結束長黑格局。 他表示,「AI伺服器成長趨勢是不會中斷」,而且目前都歸在「資本財」,消費端AI需求尚未出現,隨著AI應用愈廣,包括AI手機及...
許多商船因為葉門叛軍「青年運動」擾亂紅海航道貿易,被迫改道非洲好望角,但航運公司和分析師說,這些業者正面臨尋覓補充燃料和物資地點的艱難決定,因為非洲港口也有手續繁瑣、壅塞及設施欠佳等問題。 為避開「青年運動」的無人機和飛彈攻擊,上百艘大型商船正繞道非洲南端,增添10~14天的航行時間,也已推高油價和運費。 然而,世界銀行5月公布的2022年指數顯示,德班港、好望角港及恩庫拉港等南非主要港口,在全球港口的表現位居後段班。物流...
紅海危機讓貨櫃運價衝上天,有航商「比照疫情價」,報價衝上每FEU(40呎櫃)1.8萬美元的離譜價格,較前兩周報價驚漲十倍,牽動貨櫃海運「疫內」運價行情恐重演。 對此,國內指標航商昨(24)日均指出,航運亂局已經是現在進行式,情況混沌不明。紅海何時恢復暢行暫難預料,但短線不容樂觀。長榮、陽明歐洲線比重大,運價也被迫提高。 國內指標貨攬業者指出,在紅海危機之後,遠東到歐洲的運價急速上漲,1月下旬不僅喊到每FEU1萬美元,甚至喊...
紅海危機促使多家航運業者避行紅海,為因應航程拉長造成的額外開支,航運巨擘馬士基(Maersk)、達飛海運(CMA CGM)、赫伯羅德(Hapag-Lloyd)均宣布將開徵額外費用。物流公司警告,運價攀升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到明年第1季。 馬士基21日晚間宣布,鑒於「營運嚴重受阻」,將立即開徵運輸受擾附加費(TDS),以支付航程延長的額外開支,而且明年1月1日起,還將徵收旺季附加費(PSS)。 馬士基說,將標準20呎櫃從中國大陸...
紅海危機效應,運價暴漲。歐系航商明年元月即期運價出爐,歐洲及地中海線報價暴漲、漲逾兩倍,受繞行非洲好望角拉長航期下,40呎貨櫃即期報價逼近6,000美元,創下疫情以來最大漲幅。 上述報價經國內指標航商、貨攬業者證實表示,漲價是現在進行式,且全球貨櫃運力緊俏情況持續惡化,恐到農曆春節後仍難改變。 紅海為歐亞貿易必經航道,近期葉門青年運動(Houthi)武裝組織挾制該區,向國際要求以色列對哈瑪斯停戰,並發動數起襲擊紅海商船的攻...
經濟部昨(20)日發布11月外銷訂單金額506.3億美元,為歷年同期第三高,年增1%,結束連續14個月負成長;惟因全球終端需求仍未明顯回升,廠商備貨仍謹慎,經濟部預期12月外銷訂單將再度轉為負成長,2023年全年外銷訂單金額約年減15%。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美國聯準會(Fed)表示明年有可能轉為降息,代表通膨趨緩,降息將會提升民眾消費意願;我廠商明年庫存去化將告一段落,尤其是新興科技應用蓬勃發展,台灣擁有先進製程及完整供...
歐洲商會日前發表2024建議書,以「籌擘經濟振興之道」為主軸,向政府提出具體建言,希望在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能強化台灣的韌性與靈活性,內容包括:優先發展再生能源、擴大人才庫、洽簽「台歐雙邊投資協定」等。 這份建議書提及,政府應擴大再生能源產能、修訂(調降)國產化規定、集中發展具優勢之能源產品以切入國際市場、簡化核准流程;消除電動車充電設施的法規障礙、獎勵消費者採購電動車;擴大人才庫以解決勞工短缺問題;洽簽台歐雙邊投資協定、積...
葉門叛軍「青年運動」近來多次在紅海襲擊商船,抗議以色列對加薩的軍事行動,全球四大航商和英國石油(BP)公司,都已陸續宣布暫緩通航紅海。《經濟學人》警告,若情勢持續下去,紅海運輸危機可能會衝擊全球經濟。彭博行業研究(BI)資深分析師克勞斯科預測,航運運價料將一路提高到2025年。 紅海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及消費品運輸路線之一。11月19日,與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同受伊朗支持的青年運動,首度登上並劫持一艘貨輪,隨後多次以飛彈和無人機...
貨櫃海運爆紅海危機,葉門「青年運動」組織(Houthi,又譯胡塞武裝)管控紅海航道,已迫使全球前五大航商巨擘停駛紅海、繞道好望角,長榮、陽明兩大航商將不排除跟進。 上周,國際航運業者船舶行經紅海、擬通過蘇伊士運河的多艘商船,受到葉門青年運動砲火襲擊。 因此,全球前五大航商中,包括馬士基(Maersk)、赫伯羅德(Hapag-Lloyd)、地中海(MSC)在內,還有達飛(CMA)等航運巨頭,都陸續宣布暫停穿行紅海業務,將繞道...
電池巨擘開始投入資金研發新的鈉離子技術,這可能是另一種撼動電池產業的新領域,也對能源轉型至關重要。 能在全球岩鹽和鹽水中發現的鈉,有潛力進軍能源儲存和電動車,因為它比當前的主要電池材料鋰更便宜且蘊藏量更充沛。雖然鈉和鋰的化學和結構類似,但鈉尚未被大規模用於電池領域,部分原因是同樣尺寸的鋰電池用途更廣且性能更佳。 但情勢有望轉變。在過去一周,瑞典電池新創業者 Northvolt 表示在這項技術已有了突破;中國大陸電動車業者比...
供給過剩的隱憂揮之不去,導致國際鎳金屬行情大跌,每公噸落到1.6萬美元,是二年半來最低。鎳原料無力,連帶不銹鋼價疲軟,主力大廠燁聯、唐榮度小月力求革新,以待市況轉正。 法人表示,鎳價從今年初的高點每公噸3.1萬美元,到目前跌破1.6萬美元,行情幾近腰斬,「而且看不出止跌訊號」,市況受到嚴峻考驗。 根據國際鎳研究組織報告,全球鎳市場的供給過剩預估將從2023年的22.3萬公噸,擴大至2024年的23.9公萬噸,供給量偏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