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CENS
推薦
立即註冊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台積電18日將召開法說會,第4季營收達全年高峰已成外資共識。其中,iPhone拉貨、高效運算(HPC)需求、高通訂單回歸、7奈米放量及AMD(超微)轉單等五大關鍵,牽動成長力道,外資圈估單季營收挑戰3,000億元。 根據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美林、瑞信、花旗、高盛、德意志、匯豐、里昂及麥格里等十大外資預估,台積電第4季營收將介於2,830億元至3,091億元,平均預估為2,945億元...
經濟日報 記者李娟萍╱即時報導 蘋果平價版新機iPhone XR即將上市,「地表最強蘋果分析師」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預期,iPhone XR換機需求優於預期,上修第4季XR出貨約10%,自3,300-3,500萬支,上修至3,600萬-3,800萬支。 郭明錤說,因XR配備具更大的螢幕,更長的電池使用時間,雙卡支持與新外觀設計,XR的換機需求將優於去年的iPhone 8系列。 他上修第4季iPhone總出貨量,自...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聖荷西10日電 日月光執行長吳田玉表示,半導體景氣短期遭遇美中貿易戰,變數增大,但整體半導體產業進入五代行動通訊(5G)、人工智慧(AI)、智慧家庭、智慧工廠、智能車和物聯網世代,半導體元件需求仍會大幅成長,對明年半導體景氣審慎樂觀。從日月光集團過去18年發展,增幅是產業平均成長率的二倍,未來十年應該也會延續這個軌跡持續成長。 日月光35年前在美國買下ISE,建立與產業接軌的第一線測試廠,以及美國布局...
經濟日報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 美中貿易戰衝突升溫,引發一波台商回流,並考量我產業未來發展需求,科技部估計2030年科學園區新增用地需求約600公頃,將優先選擇空氣品質三級防制區、且未進入總量管制區域,作為新設或擴建園區用地,第一案已鎖定竹科寶山園區約32公頃用地。 據了解,台積電3奈米製程落腳南科台南園區後,台南園區已無用地,因應台積電未來更新製程的建廠所需用地,科技部就可依此政策環評,進行擴建或新設。 此外,近來...
經濟日報 記者何佩儒、謝艾莉、尹慧中╱台北報導 Google紐約新品發表會,一口氣亮相智慧手機Pixel 3系列、平板電腦Pixel Slate,以及搭配螢幕的智慧音箱Google Home Hub。 Google去年起標榜「AI優先」,以語音助理產品貫穿硬體、提供家庭服務為目標,加上是Android平台領導者,新品相關供應鏈包括鴻海、廣達、和碩、可成、臻鼎-KY等可望持續受惠。 發表會中最受矚目的Pixel...
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研華執行董事何春盛昨(8)日表示,台灣雖然是小國,只有2,300萬人口,但是台灣在全球資通訊(ICT)產業占有一席之地,在這樣的基礎上切入智慧製造或工業4.0,將使得台灣未來在全球智慧製造部門的市占率,可以達到10%,與其他製造大國相比,並不遜色。 由經濟部主辦的2018全球招商論壇昨天舉行,資策會智慧網通系統研究所所長馮明惠擔任主持人,並以「智慧製造深耕台灣」為題舉行論壇,與談...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不少在大陸的台商擔心被課高關稅影響經營,紛考慮遷廠回台。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約有十家科技廠商有意回流台灣,目前科學園區還有一四○公頃空間可使用,未來十年將擴充六百公頃,迎接台商回來設廠。 陳良基昨到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多位立委關心中美貿易戰帶來的廠商回流狀況,並問科技部是否盤點科學園區有多少閒置土地,提供給有需求廠商使用。 陳良基說,目前約十家科技類廠商有...
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財政部昨天發布,今年九月出口二九六點二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次高。我國出口已連續廿三個月正成長,但在四大主要出口市場中,儘管政府力推新南向政策,我對東協市場出口卻連續三個月衰退,官員表示,是因為「結構性因素」,但都跟中國大陸有關。 財政部表示,九月出口總值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二點六;九月進口二五二點九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十三點九。今年累計前九月出口已達二五○一億美元,創歷年...
經濟日報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 英特爾昨(8)日發表第九代Intel Core桌上型電腦處理器,其中包括號稱地表最強遊戲處理器的Intel Core i9-9900K產品。外界預期,可望帶動新一波PC換機潮,為主機板廠華碩、技嘉、微星等增添業績動能。 上述第九代桌上型電腦處理器採14奈米製程生產,先前英特爾財務長暨代理執行長Bob Swan曾發表公開信給客戶與合作夥伴,提到該公司2018年資本支出達150億美元,創...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半導體矽晶圓廠透露,中國大陸推動半導體腳步不因中美貿易影響而停歇,獲國家補助的晶圓廠,近期釋出矽晶圓需求是以往三倍多。除了記憶體廠產業穩健,對矽晶圓需求強勁,還有車載和物聯網應用提升,明年半導體用矽晶圓仍是供不應求,明年首季合約價仍會調漲。 日本兩大矽晶圓廠信越和勝高最近公布的漲價幅度都頗大,凸顯需求仍然強勁。 外資機構相繼以中美貿易波及整體經濟,半導體景氣第4季恐加大修正幅度...
經濟日報 記者韓化宇、黃阡阡/台北報導 長榮集團搶進環保能源事業,結盟中鼎集團拿下「桃園市生質能中心」BOT案,擬投資超過50億元,預計本月正式簽約,2021年8月完工;這是長榮集團擴大旗下環保能源事業的布局,也是該集團近幾年在運輸事業外少見的投資案。 據了解,此案是長榮集團相當重視的投資案,外界解讀,透過此案也代表長榮集團重回多角化經營發展策略,欲將長榮鋼鐵打造成海運及航空之外,集團成長的第三引擎。長榮鋼鐵是目前...
經濟日報 記者任中原╱即時報導 全球經濟「老虎指數(Tiger Index)」顯示,經濟成長已經稍稍降溫,主因歐洲及新興經濟體數據偏弱;全球成長率雖強,卻掩蓋了新興市場的脆弱性,及先進國家缺少彈藥來因應未來震撼的弱點。 「老虎指數」是由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與英國金融時報編製,追蹤多項官方經濟數據、金融市場行情及信心指標。指數顯示,今年來新興經濟體的表現明顯下降。 布魯金斯研究所資深經濟研究員普拉薩指出,「儘管大...